一、申请条件
1、对象
申请对象仅限中国大陆地区登记注册且合法经营的食品企业
2、申请条件
(1)取得合法经营相关资质的食品生产企业;
(2)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4)应符合《食品追溯 通用要求》(T/CFCA0010-2019)、《企业产品追溯体系评价方法》(T/CFCA 0002-2018)的相关规定;
(5)具有相应的食品可追溯能力;
(6)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诚信经营,申请前三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3、评定要求
申请企业对照表 1中的具体指标进行自检;根据自检结果申请相应等级,见表 2。
表1可追溯食品各指标评分标准及权重值
指标代码  | 指标名称  | 类型  | 权重  | 分值  | 评分标准  | 
01  | 食品原料  | 
  | 25  | 
  | 
  | 
0101  | 原料名称  | b  | 1  | 100  | 
  | 
0102  | 产地  | b  | 1  | 100  | 
  | 
0103  | 品牌  | b  | 1  | 100  | 如:茅台,无品牌写无  | 
0104  | 供应商  | b  | 2  | 100  | 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或个人  | 
0105  | 数量  | b  | 2  | 100  | 
  | 
0106  | 采购时间  | b  | 2  | 100  | 
  | 
0107  | 入库时间  | b  | 2  | 100  | 
  | 
0108  | 出库时间  | b  | 2  | 100  | 
  | 
0109  | 仓库信息  | b  | 2  | 100  | 
  | 
0110  | 包装种类  | 
  | 2  | 100  | 如:箱、袋、盒等  | 
0111  | 责任人  | a  | 3  | 100  | 采购人、供货人、收货人等  | 
0112  | 可追溯性  | a  | 5  | 100  | 可追溯的能力程度如:1、是否有追溯能力;2、追溯能力是一物一码或一品一码;3、追溯编码是否采用标准;4、追溯码是否可共享及使用。 
  | 
02  | 生产加工  | 
  | 35  | 
  | 
  | 
0201  | 食品名称  | b  | 1  | 100  | 
  | 
0202  | 责任人  | a  | 3  | 100  | 生产班组、生产负责人等  | 
0203  | 生产厂商  | b  | 1  | 100  | 
  | 
0204  | 生产日期  | b  | 2  | 100  | 
  | 
0205  | 生产批号  | b  | 2  | 100  | 
  | 
0206  | 产地  | b  | 1  | 100  | 
  | 
0207  | 保质期  | b  | 1  | 100  | 
  | 
0208  | 品类  | b  | 1  | 100  | 
  | 
0209  | 规格  | b  | 1  | 100  | 
  | 
0210  | 生产工艺  | a  | 20  | 100  | 生产过程中相关工艺、设备、环境、数量等关键信息记录的完整程度,如发酵、调配、烘焙、包装等  | 
0211  | 检测报告  | b  | 1  | 100  | 
  | 
0212  | 商标  | b  | 1  | 100  | 
  | 
03  | 流通销售  | 
  | 15  | 
  | 
  | 
0301  | 产品名称  | b  | 1  | 100  | 
  | 
0302  | 产品数量  | b  | 1  | 100  | 
  | 
0303  | 发货对象  | b  | 1  | 100  | 
  | 
0304  | 物流车辆  | a  | 1  | 100  | 车牌号、 车辆类型等  | 
0305  | 物流承运商  | b  | 1  | 100  | 为企业生产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或个人  | 
0306  | 责任人  | a  | 3  | 100  | 接货、 运货、 送货相关节点的经手人  | 
0307  | 运输时间  | b  | 1  | 100  | 离厂(库)时间  | 
0308  | 销售渠道管理能力  | a  | 3  | 100  | 厂家与经销商双向沟通通道的建立能力,即与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终端经销商、其他经销商双向沟通通道的建立能力 
  | 
0309  | 消费者互动能力  | a  | 3  | 100  | 厂家建立与消费者双向沟通通道的能力,人数和分值区间如下: ≥150000人 (100分) 100001-149999人(≤100分) 10001-100000人(≤60分) 0-10000人 (≤30分)  | 
04  | 信息系统  | 
  | 25  | 
  | 
  | 
0401  | 追溯系统  | a  | 8  | 100  | 追溯系统对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信息系统等上述指标的服务能力 
  | 
0402  | 编码规范  | a  | 4  | 100  | 1、是否有标准依据 2、所依据标准通用性能  | 
0403  | 标识  | a  | 2  | 100  | 标识载体、识读效率、易识读程度  | 
0404  | 采集能力  | a  | 2  | 100  | 信息采集的能力与效率,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信息系统采集的能力与效率 
  | 
0405  | 信息处理能力  | a  | 3  | 100  | 本评价体系内各模块间(内)数据传递、数据处理的能力与效率,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信息系统间(内)数据传递、数据处理的能力与效率 
  | 
0406  | 共享能力  | a  | 3  | 100  | 与供应、物流、经销、监管、市场等相关环节的信息共享能力 
  | 
0407  | 安全性  | a  | 3  | 100  | 信息采集、存储、稳定性、相关人员管理等安全保障能力 
  | 
总评定分值  | 
  | ||||
评定等级  | 
  | ||||
  | 注:定量评价指标(a):定量评价指标可根据有关参数通过计算获得。  | ||||
  | 定性评价指标(b):定性评价指标可用特征值或程度表示。  | ||||
可追溯食品评定采用综合评定指数判定。综合评定指数按下式计算:
                                               ![]()
P ——可追溯食品的综合评定分值;
Si——第i项评定指标的单项评定分值;
Ki——第i项评定指标的权重值。
5.1 根据实际评定分值,将可追溯食品分为A(优质)、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级,A、B、C三级为具备合格追溯能力的食品,授予“可追溯食品”评定结果。不同等级的可追溯食品的评定标准见表2。
企业产品追溯体系等级  | 总评价分值  | 
A(优质)  | 90≤P<100  | 
B(良好)  | 75≤P<90  | 
C(合格)  | 60≤P<75  | 
D(不合格)  | 0≤P<60  | 
5.2 企业自愿参与评定。
5.3 对不具备申请企业对照表 1)或出现由相关部门认定的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食品企业产品不能进入评定体系。
6、评定费用根据“可追溯食品”评定实施细则收费管理办法规定,有效期为 三 年。
二、企业申请具体程序如下:
申报企业首先按照“可追溯食品”评定要求进行自检。
先进行用户注册,填写企业信息后,提交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相关追溯材料证明等。 在中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 www.chinafoods.org.cn ” 先进行用户注册、信息完善,根据食品企业申报的等级与食品企业在系统中上传的相关信息项匹配,生成 “可追溯食品”评定电子报告。
“可追溯食品 ”评定需一次性支付费用,评定无论成功或失败,费用不予退还,通知中心会提示您补填资料的最后提交期限,在此期限内需及时补填资料后再次进行评定。
签署《可追溯食品标识使用合同》,颁发“可追溯食品”评定证书。
(1)各授权评定机构随时线上线下进行抽查,如违反“可追溯食品”评定管理办法,将降级、取消或拉入黑名单。
(2)“可追溯食品”评定结果有效期为三年,评定企业在评定结果到期前,登录中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进行续展申请,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复审的企业将视为放弃评定资格。
(3)通过评定的企业,若在有效期内发生安全性等重大问题,视情况而定,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或本授权评定机构有权力降低其等级或取消其评定资质。
三、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中食联合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